YY易游(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同心圆梦 共谱华章——写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际-YY易游

易游动态
YY易游体育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体育场馆设计、赛事运营和体育科技服务,拥有18项专利,长期合作包括世界铁人三项联盟等国内外权威体育组织。

同心圆梦 共谱华章——写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际

日期:2025-11-10 浏览: 

  

同心圆梦 共谱华章——写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际(图1)

  11月9日,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历经4年多的精心筹备,15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期盼,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今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如约而至。

  采自南海深处“燃冰成炬”的十五运会火炬,经过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的传递,交融跃动成一簇“同心之火”,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熊熊燃起。

  这是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有力见证,更是三地同心共振、家国一体的深情诠释,彰显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南海之滨的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一艘艘大船满载着货物从这里扬帆起航。千百年来,广州因海而兴、向海而行,既有得天独厚的地利,又有埋头拓土开荒的勤劳,更有敢开风气之先的勇气。

  体育,在广州厚重的历史肌理中,增添了让人热血澎湃的活力底色。近40载全运情缘,3次跨越时空的握手——广州与全运会的缘分由来已久。

  1987年,广州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第六届全运会,见证了18人2队17次打破15项世界纪录,呼应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主题口号。这届全运会还创造了多个全运史上的第一,如诞生首个全运吉祥物——山羊“阳阳”。这只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羊面带微笑,右手高擎火炬,身着印有六运会会徽的红色背心,跑步向前,一问世便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

  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落户广州。在九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广州始终坚持“办城市”和“办赛事”相结合的理念。作为新世纪我国首个大型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赛事展示了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走进新世纪的精神风貌。

  这些创新与突破,为广州积累了宝贵的办赛经验,让城市的体育基因愈发充满活力。

  2025年,全国运动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广东、香港和澳门一起迎来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

  十五运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办赛理念,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办赛要求,超过九成比赛场馆由现有场馆改造而来。

  在筹备之初,有关方面就非常注重场馆的持续利用,充分考虑服务赛后运营和全民健身活动,以持续激发全民运动的热情。

  赛事运营中,清洁能源供应、低碳产品应用等系统性措施全面落地。穿梭于场馆间的新能源车辆、可降解的赛事物资、分类回收的垃圾处理系统,共同构建起全链条低碳赛事体系。

  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举措,本届全运会总碳排放量预计控制在75到80万吨,为大型赛事绿色办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湾区样本”。十五运会以实际行动勾勒出绿色中国、低碳湾区的生动图景。

  全民全运,全运惠民。体育的魅力,不只在顶尖运动员的交锋,更在全民参与的热情。本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约有1.1万名运动员参加决赛,上百万人参加群众赛事预赛和“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正是这些群众赛事,让全运会走进大众生活,使竞技体育的舞台不再遥不可及,“男女老少都能参赛、人人都是体育健儿”的愿景已然照进现实。

  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全国运动会向公众敞开大门,让中华体育精神走进千家万户,带领更多人沉浸式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立足长远惠民,广东、香港和澳门系统部署城市风貌提升、交通畅顺等行动,将赛事的“短期保障力”转化为城市“持久发展力”。

  这一次唤醒它们的,是大湾区制造的智能机器人。一曲《彩云追月》,带来一场相隔2000多年的梦幻对话。

  今晚的开幕式上,各类声光电及智能控制技术等进一步辅助艺术创作,为观众献上一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精彩盛宴。

  在六运会,远程微机网络系统首次投入使用,快速处理各项成绩、纪录和资料。中国大型体育赛事告别了“纯手工作业”,在体育科技化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2001年九运会,国产体育器材崭露头角。电子计时、激光测距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竖起了国内第一块大型LED显示屏。

  盛会再临,为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注入了崭新的科技脉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竞技体育的激情绽放,更是一个时代和众多产业向前奔跑的身姿。

  体育盛会亦是科技盛会。十五运会赛场内外都彰显新时代中国充满科技与创新的“范儿”——

  云转播技术全面运用,AI直播相机自动捕捉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即时传回转播中心;

  “元宇宙云上全运村”通过AI与数字人技术的融合,构建了一个沉浸式的虚拟赛事空间,使得观众能够超越时空的束缚,深切体验到全运会的独特魅力;

  每12分钟即能输出一次精准预报的3米级精度智能气象系统,为帆船、马拉松等户外赛事提供精细保障;

  赛事场馆中心的“智慧大脑”,实时汇聚粤港澳3地19城105个场馆数据,实时监测气象、交通、医疗等关键信息;

  火炬来自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创造了全球体育史上首次深海采火的纪录;

  智慧无障碍看台配备无障碍导航手语机器人、六足导盲机器人以及无障碍导航系统,提供AI实时语音转文字和手语翻译服务,以科技手段为残障人士打造便捷的赛事体验;

  十五运会以数百项高科技产品覆盖“场馆建设、科技助残、赛事保障”三大领域,让赛会运行更智慧、观赛体验更立体。

  体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既带来了服务形式之新,更引领了科技服务于人的理念之变。粤港澳大湾区以数字化驱动全运,让“智慧全运”成为时代新标识,让世界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实力与创新底气。这场“科技+体育”的盛宴,不仅为全运会增添创新色彩,更让市民们体会YY易游体育平台到,科技的力量使得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多彩。

  “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一曲深情的《中国人》,将现场的气氛完全点燃,全场观众跟着一起合唱。

  正所谓:同音三分亲,同声一家人。凌空俯瞰,香港、澳门与广东珠三角九市分列东西两岸,珠江入海口山海连城。

  地缘相邻、气候相近、往来密切,让生活在粤港澳的人们形成了相似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在此交融激荡,共同塑造了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成为大湾区无形的向心力。

  从赛事筹备的协同联动,到场馆布局的统筹规划,从探索建立“1+4”联络机制,到创新推出“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服务,以十五运会为媒,粤港澳三地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效有序的合作机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活力。

  在赛事安排上,组委会综合考虑了城市特色和项目优势,遵循“广东为主、港澳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香港、澳门的意愿。其中,击剑、场地自行车等项目安排在香港,乒乓球、女排等项目安排在澳门。

  从申办到筹备,从场馆到城市,从志愿到服务,十五运会的每一个细节,尽显科技与创新的智慧,点燃了全国观众的期待。

  风从伶仃洋吹来,阳光映照着车手的头盔……11月8日,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举行。山东选手刘志城率先撞线,夺得冠军。

  这场比赛长达231.8公里的赛程,6次穿越口岸,从珠海出发,经澳门、香港折返,至横琴绕行两圈后,再回到珠海。

  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运动员们在港珠澳大桥上完成了一次乘风之旅。

  十五运会会徽以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绿莲花交叠旋转,化作同心礼花,象征三地携手同行;

  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以粤港澳共同的代表性物种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传递团圆和美、心手相连的情谊;

  奖牌“同心跃”的挂环,融入港珠澳大桥“同心结”设计,寓意三地同心协力、共跃未来。

  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十五运会成为深化区域融合的重要纽带。从会徽设计到赛事举办,三地密切协作、深度融合,奏响了“同心同源、交融互通”的时代乐章。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串珠成链,广深港高铁“公交化”运营,“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生活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落地实施,“粤车南下”香港政策发布,药品器械互通、职业资格互认、187项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港澳青年“北上”创业,内地人才“南下”寻梦,越来越多人自如穿行于大湾区工作生活……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回望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条以“硬联通”为基础、“软联通”为关键、“心联通”为根本的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在“十四五”收官在即与“十五五”新程将启的历史交汇点上,历经4年筹备,一届体现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全运盛会,必将为大湾区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一届精彩的全运盛会,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着体育强国梦想不懈奋进的努力和对体育精神内涵的持续开拓。

  回望历史,全国运动会一次又一次记录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大发展。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再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全运会的口号在不同年代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勾勒出中国体育的腾飞历程。

  走过66载的全运会,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十五运会,必将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一次科技的展示、一次融合发展的实践。

  来自粤港澳三地的火炬手——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广东运动员苏炳添,两届奥运会男子花剑冠军、香港运动员张家朗,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长拳冠军、澳门运动员李祎,共同点燃全运会主火炬。